close

  留學生看世界
  弗吉利亞大學 熊雲傑
  美國人喜歡寵物,大約63%的美國家庭擁有一隻以上的寵物,它們的生活條件還都不錯,僅2012 年,美國人在他們的寵物身上就花了大約500 億美元。
  然而美國養寵物的人多,遺棄寵物的人也不少。機緣巧合,我認識了鎮上寵物收容所的主管簡妮,申請去做義工,平時有空就去遛狗擼貓,順便練口語,才對美國流浪動物的現狀略有瞭解。
  流浪動物曾經是嚴重的社會問題,1970 年之前,美國主要靠安樂死控制流浪動物數量,之後遭到強烈抗議,政府開始開辦收容所,給流浪動物絕育,提倡以領養代替購買,宣傳不隨意遺棄動物,只對實在無人收養的寵物實施安樂死等。這些措施有點效果,但並不能完全避免安樂死。
  美國有些私人寵物收容所資金充足,不對動物實施安樂死。但是政府收容所資源有限,一般都實施安樂死。像我做義工的這個就是政府收容所,撥款很少,主要靠義工和社會捐贈維持運作。
  小鎮富庶,常有人送來貓糧和狗糧,貓狗們吃穿不愁。收容所不大,打掃得很乾凈,基本沒什麼氣味。簡妮每天上午打掃和遛狗,下午處理郵件和接待訪客,同時把籠養的貓輪流放出來玩一會兒,日子過得很平靜。
  對於這個看似世外桃源的小收容所,最大的威脅就是安樂死的風險。政府不允許超額接收動物,因此當新的寵物被遺棄,而收容所沒有位置時,那些“難以被領養”,或者太久沒人領養的寵物則必須送去安樂死,讓出位置給更可能被領養的寵物,以節約公共資源。
  聽起來這很殘酷,但也是不得已。美國人認為如果收容所的動物密度太大,就不能保證動物的生活環境,破壞了動物福利。而如果任由被遺棄的寵物在外流浪而不予管理,將對公共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影響,也對不喜歡貓狗的人不公平,無關人等不應該為不負責的寵物主人買單。
  當然,沒人願意看到自己熟悉的寵物被安樂死。簡妮有空就上網發等待領養的貓狗照片和介紹,我們也經常幫她轉發,希望有人領養,這樣在每年遺棄寵物的高峰期(春天動物出生,或學生畢業離校),空位就多一點。有時實在沒有空位要送安樂死,義工不忍心,也會自己領養回家。
  然而,有限的公共資源不可能解決一切問題,靠少數人領養更不是長久之計。歸根結底,如同美國動物保護組織的大力宣傳,一隻寵物的命運主要取決於它的主人自身是否負責任,是否能科學喂養,及時絕育,不影響他人,不因搬家懷孕等理由隨意丟棄。
  在要求其他人愛動物,要求社會救助動物之前,首先自己做一個負責任的主人。這不論是在寵物保護法案已經很規範的美國,還是在剛剛起步的國內,我覺得都是一樣的。
  投稿信箱:liuxueshengview@126.com
  “留學生看世界”欄目一般周一見報,歡迎海外學子們踴躍投稿,欄目文章力求視角獨特、以小見大、短小精悍,洞察複雜多彩的世界,為廣大讀者奉獻一份“精神茶點”。  (原標題:美國的寵物收容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t47mtlc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